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,慢性疾病患病人群逐年攀登,疾病譜,死因譜發生重大變化,醫療模式亦順應趨勢轉變為預防、保健、治療及康復相結合的新型模式,旨在延長健康壽命,注重生命質量。我院成立了由鄭瑞軍、武志明兩位中醫專業碩士研究生為主要骨干的“治未病中心”,體現了我院技術適宜、形式多樣、服務規范的中醫特色,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里一個健康服務的平臺。
一、什么是治未???
治為病是指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,防治疾病發生、發展的方法。
二、治末病包含三層意義:
未病先防:預防疾病發生。
即病防變:對疾病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防治疾病發展。
瘥后防復:病愈后積極調攝,防治疾病復發。
三、傳統中醫療法干預疾病發展針對那些人群?
亞健康人群、已病人群、病愈后人群。
四、亞健康的常見臨床表現:
1.通過望、聞、問、切制定中醫處方干預疾病發展,常見疾病有:
無名發熱、過敏性紫癜、更年期綜合征、干燥綜合征、精神性脫發、脾胃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。
2.針灸干預肥胖。
3.新九針治療關節腫痛、坐骨神經痛、偏癱、面癱、牙痛等。
4.耳穴療法治療頭暈、失眠、消化不良等
5.穴位敷貼療法(付九貼貼敷)治療慢性咳嗽、哮喘、胃脹、胃痛、面癱等。
(三伏天——冬病夏治,三九天——冬病冬治)